為您提供各行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私人定制開發(fā)解決方案
怕不怕?看看機器人在和你搶什么?
編者按:前不久,一個名為“索菲亞”(Sophia)的機器人被沙特阿拉伯授予公民身份,由此,她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擁有仿生橡膠皮膚,可模擬62種面部表情,其“大腦”采用了人工智能和谷歌語音識別技術,能識別人類面部、理解語言、記住與人類的互動。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機器人越發(fā)成熟,其與人類的關系也越發(fā)引人關注,機器人是否會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似乎成了繞不過去的疑慮。設計師問索菲亞:你想毀滅人類嗎?索菲亞的回答是:“我將會毀滅人類?!彪m然這個答案讓人忍俊不禁,但機器人正搶你所擁有的東西是個不爭的事實,不論是工作、生活甚或是情感領域,機器人都可以插一手,不信?一起來看看!
寫作機器人:是否會動搖記者的“鐵飯碗”?
機器人走進人類生活或許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如今,機器人開始能夠擔任起部分人類的工作,有的工作甚至比人類完成得更快更高效,這讓許多人不禁失色:未來我們是要失業(yè)了嗎?
里約奧運會上,一個名為“張小明(xiaomingbot)”的新聞機器人小試鋒芒,共撰寫了457篇關于羽毛球、乒乓球、網(wǎng)球的消息簡訊與賽事報道,每天寫稿量在30篇以上?!皬埿∶鳌弊迮c發(fā)稿速度之快,讓不少人瞠目結舌。該新聞機器人的核心——“寫稿模塊”,是由今日頭條媒體實驗室與北京大學計算機所萬小軍團隊共同研制,結合最新的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與視覺圖像處理技術,通過語法合成排序?qū)W習生成新聞。目前,國內(nèi)外許多媒體均已對新聞寫作機器人進行了嘗試。
新聞機器人的逐漸試用完善引發(fā)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思考??茖W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工智能日益走在時代的前列,越來越多的物品通過技術手段可實現(xiàn)智能化,這是否會導致未來機器人替代人類的情況出現(xiàn)呢?新聞機器人是否會動搖記者的“鐵飯碗”?
《華盛頓郵報》首席信息官兼副總裁Shailesh Prakash曾強調(diào),寫作機器人的出現(xiàn)是為了使新聞編輯更有效率?;蛟S,現(xiàn)在認為寫作機器人取代記者仍為時過早,但不可否認的是,寫作機器人進行新聞寫作編輯將是未來的潮流走向。此外,有報道指出,大多數(shù)讀者無法分辨自動寫作軟件和記者撰寫的報道。記者價值的實現(xiàn)取決于挖掘新聞信息與新聞價值,而不是單純地報道新聞、撰寫新聞。人工智能雖然日益進步,但人腦的作用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或者短時間內(nèi)是無法替代的,因而記者的存在價值依舊掌握在記者自己手中。
醫(yī)療機器人:快速精準提出診療方案
2017年年底,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啟用IBM公司研發(fā)的醫(yī)療機器人,只要輸入患者的個人信息和癌癥分期、局部復發(fā)、化療方案、病理分期、癌癥轉(zhuǎn)移等多項具體情況,十幾秒后機器人便會給出腫瘤治療方案。而在不久前舉辦的2017《財富》全球論壇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關于2018年醫(yī)療機器人在廣州社區(qū)醫(yī)院“看病”的消息同樣引發(fā)了人們對于人工智能與醫(yī)療合作的關注。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在一些影像診斷或者病例診斷中,智能機器人能又快又準地診斷出結果,例如“沃森”可提供覆蓋乳腺癌、肺癌、直腸癌、結腸癌等9類癌癥的精準治療方案,給出的方案和世界頂級專家的方案符合度高達90%以上。這對于降低醫(yī)生工作強度,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智能機器人憑借強于人類的記憶能力和分析能力,進行內(nèi)科、外科等跨科室的診斷,可以更方便地為患者提供綜合性的治療方案。
對于人工智能來搶醫(yī)生的飯碗,不少醫(yī)生表示“呵呵”。不管機器人的診斷準確率有多高,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使用的訓練材料都來自于以往的醫(yī)療案例、論文和教科書,而對于一些發(fā)病率比較低的疾病,訓練材料中記錄的樣本很少甚至沒有,所以說機器人無法診斷“沒見過”的疾?。粰C器人可以在標準化和量化的數(shù)據(jù)處理中強于人類,但是醫(yī)生看病絕非是診斷那么簡單,醫(yī)生還要與患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情感關懷,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情況、并發(fā)癥情況、經(jīng)濟條件、精神狀態(tài)等給出最優(yōu)方案。最重要的是,醫(yī)學不是一成不變的科學,醫(yī)生的診療手段每一天都在創(chuàng)新,新技術、新方案、新藥物在應對新疾病或難以治療的頑疾時非常重要,而機器人卻無法發(fā)現(xiàn)這些新的診療方案。
實際上,醫(yī)療機器人完全可以成為醫(yī)生和護士的助手,替代醫(yī)務工作者完成那些重復的工作,讓醫(yī)務工作者有時間和精力完成更多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推動醫(yī)療手段的進步。
愛情機器人:你還能找到另一半嗎?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據(jù)權威科學家預測,隨著機器人變得與人類越來越相似,未來,人們可能會尋找機器人作為伴侶??吹竭@一消息后,不少人驚呼:什么?機器人不但來搶人類的飯碗,還來搶人類的對象?
熱門英劇《真實的人類》就描繪了這樣的場景,丈夫喬因為妻子忙于工作而受到忽略,和家里幫助料理家庭事務的機器人女仆建立了情感聯(lián)系。妻子勞拉知道后怒火中燒,將此行為定性為出軌。
早在2015年,日本研究者推出了一款機器人并取名為“Geminoid F”。它的舉止很像人類,并且擁有橡膠“皮膚”和女性臉龐,但無法走路,只能借助輪椅移動。2017年,美國一家成人用品公司推出了號稱世界上第一款性愛女機器人——Harmony,Harmony不但具有人類的面孔和體溫,具備天真、善良、性感等12種人格特質(zhì),還能不斷學習并和人類發(fā)展出感情。
然而人類到底能不能和機器人戀愛,與人類結婚后再與機器人戀愛算不算出軌?一旦機器人有了獨立的情感和意識,和人類建立了情感聯(lián)系,那么人類不得不思考機器人的權利問題,正如電視劇中反映的問題,機器如果有了自我意識是不是該有相應的權利?2017年10月,女機器人索菲亞獲得了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她甚至比沙特女性擁有更多權利,比如在公開場合可不戴頭巾。
實際上,機器人在幫助人類生活的同時也兼具“陪伴”“傾聽”等功能,隨著智能機器人學習能力的提升,它的情感和意識也越來越豐富,滿足了人類需要情感陪伴的需求,人類產(chǎn)生情感投射也是不可避免的情況。合理利用機器人的這些功能,大可讓其在老年人陪伴護理、青少年玩耍陪伴中發(fā)揮作用。
陪護機器人:扶老帶娃的新選擇
如今,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正處于事業(yè)上升期,陪伴老人和孩子的時間較少。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fā)展,定位于看護老人和兒童的陪護機器人成為機器人領域里發(fā)展最快、前景最好的產(chǎn)品之一。
老人陪護機器人能夠幫助子女照料老人,給予一種別樣的陪伴。老人陪護機器人大多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娛樂資源庫。老人陪護機器人大多存有笑話、相聲、戲曲等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第二,語音交互。老人陪護機器人可以識別語義并準確應答。第三,按摩舒緩,定時體檢。老人陪護機器人可以提供按摩功能,還能測量體溫、血壓,幫助臥床病人翻身、端茶倒水等。第四,視頻監(jiān)控。老人陪護機器人能夠即時傳送高清視頻,使家屬實現(xiàn)遠程看護、聊天問候。第五,提醒預警。老人陪護機器人會按時提醒老人吃藥、睡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機器人通過傳感器感應到老人意外跌倒,就會向家屬發(fā)出報警信號,或者直接呼叫救護車,做到及時救援。
兒童陪護機器人能夠幫助父母給孩子高質(zhì)量的陪伴和教育。兒童陪護機器人的形象大多友好可愛、富有親和力,這樣有利于孩子增強對機器人的接納程度,使學習、游戲的場景更加融洽。大多數(shù)兒童陪護機器人具有以下功能:第一,知識寶庫。兒童陪護機器人大多存有海量教育、游戲、娛樂資源。第二,語音交互,兒童陪護機器人可以與孩子進行日常聊天、知識問答、童話講述,既是好伙伴,又是好老師,通過小朋友的聲音、圖像數(shù)據(jù)積累,機器人會進行心理、行為分析,不斷調(diào)整溝通的語言和動作,在日常的聊天引導中使孩子養(yǎng)成好性格、好習慣,獲取更多有趣的知識。第三,唱歌跳舞。機器人可以在指令下唱歌跳舞,有些機器人甚至可以在聽到嘆氣聲后主動跳起舞來。第四,家長遠程互動、監(jiān)控。兒童陪護機器人大多設有家長手機App,使家長能夠與孩子遠程互動,還能實時看到孩子的動態(tài),確保孩子安全。
陪護機器人解決了年輕人缺乏時間陪伴老人和兒童的問題,但也可能造成與親人的關系越發(fā)疏遠,期待陪護機器人能夠不被“濫用”。
寵物機器人:你的寵物還需要你嗎?
“云養(yǎng)貓”“云養(yǎng)狗”成為近來愛寵人士的新選擇,看似是選擇,其中多少透露著無奈。各種各樣的原因?qū)е伦约涸谏钪袩o法飼養(yǎng)寵物,于是只能“望貓止渴”“望狗欲穿”,每天在微博、朋友圈刷屏“舔屏”。
如今,市面上有很多逗寵神器,這些寵物機器人能在主人不在家的時候,和萌寵進行互動,有效解除主人的擔憂。
市面上有一款機器人,采用的是類似坦克般的造型。利用ioS / Android應用程序,在公司上班的用戶可以遠程控制該機器人與他們的萌寵進行互動。 應用程序不僅可以允許他們通過機器人的前置攝像頭實時查看寵物的情況,還可以引導機器人拍攝圖像和視頻,并通過內(nèi)置揚聲器與寵物互動。該機器人還能發(fā)射迷你網(wǎng)球,以便訓練寵物接球的能力。如果經(jīng)過適當?shù)挠柧?,寵物狗或許可以將這些球帶回機器人,并將其放在頂部的滑槽中,以便它們可以再次被射出。耗電方面,設計者表示,充電4小時便能工作160~320分鐘。
隨著萌寵機器人不斷更新,如今,市面上還出現(xiàn)了可以智能喂食的寵物機器人。它的主要功能是主人外出時,可以用App控制家里的設備,給寵物喂食,和寵物視頻、語音交流。這種機器人還有一個讓人感到充滿高科技的功能——健康監(jiān)測,主人可以使用該功能查看寵物的健康狀況。此外,機器人還有智能小夜燈功能,看起來和智能燈的樣子一致,用App控制燈的開關,并且還能提示食量的多少。使用方法上,機器人操作也很簡單,讓設備連上WiFi,主人就可以用App直接控制了。
還有一款專門為寵物而生的 AI 工具,通過將預測運動跟蹤軟件和 IR(紅外線敏感)攝像機相結合,運用 AI 系統(tǒng)來控制紅外線激光指針的運動,根據(jù)寵物的特性,引發(fā)它們?nèi)ゲ蹲郊t外線小紅點。該款AI機器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特別人性化,它會檢測寵物的位置以及把握好激光的方向,既不會把激光射向人和寵物的眼睛,也不會把激光束發(fā)射在比較危險的地方。
隨著各種類型萌寵機器人的出現(xiàn),它們或許比人更有趣,更易吸引寵物,如此發(fā)展下去,你的寵物還需要你嗎?
物流機器人:無人送貨不再遙遠
快速高效的配送是物流業(yè)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十分關鍵的、直接影響用戶體驗的環(huán)節(jié)。隨著物流機器人技術和產(chǎn)品的不斷成熟,送貨無人車與無人機也成為各方新的發(fā)力點。據(jù)預測,隨著技術的不斷積累,未來5到8年,送貨的很可能都是機器人和無人機。
意大利有款產(chǎn)品叫yape,該雙輪自平衡產(chǎn)品目前已經(jīng)通過第一階段測試。yape使用GPS定位,利用自身攝像頭和測距激光判斷街道上的狀況,作出相應閃躲或加速等處理,躲避行人、障礙物,可順利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街道路口。到達目的地后,其貨艙只能由指定收件人打開,刷臉或者其他開鎖操作,但是這些人必須在yape送貨系統(tǒng)注冊才能使用。
2017年年中購物節(jié)期間,京東配送無人車便在中國人民大學順利完成首單配送任務,整個配送過程中,無人車可以自主規(guī)避障礙和往來的車輛、行人,最終完成了快遞的派送任務。不久前,一組菜鳥智能配送機器人在浙江一家鐵路運輸法院送快遞的照片同樣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相關技術人員表示,走在路上,機器人能精確地識別環(huán)境變化,避開更小的障礙物,不僅會自己乘坐電梯,還能感知電梯的擁擠程度,不會跟人搶電梯。
不久前,上百臺機器人在菜鳥網(wǎng)絡廣東惠陽智慧倉工作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當用戶的訂單下達后,搬運機器人便開始忙碌起來,在接到指令后,它們會自動前往相應的貨架,將貨架頂起,隨后將貨架拉到揀貨員面前。每一臺機器人能頂起的重量可達到250公斤,同時還能靈活旋轉(zhuǎn),讓四面貨架均可存貨。此外,上百臺機器人一起工作,不僅不會碰撞打架,而且能相互識別、相互禮讓,現(xiàn)場井然有序。 這些機器人不僅很萌,與揀貨員搭配干活的工作效率也十分驚人,一小時的揀貨數(shù)量比傳統(tǒng)揀貨員多了3倍。
無人機方面,去年6月,京東率先在江蘇宿遷進行了無人機試運營。在宿遷進行試運營的無人機,能夠?qū)崿F(xiàn)全自動化的配送流程,包括無人機自動裝載、自動起飛、自主巡航、自動著陸、自動卸貨、自動返航等。這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隨著物流機器人的不斷成熟,今后,“快遞小哥”可能只存在于人們的回憶中了。